评测

深度评测:探索最新IT数码科技的无限可能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一次新产品的发布都如同一场盛宴,吸引着无数科技爱好者的目光。今天,我们有幸对几款最新发布的IT数码科技产品进行深度评测,从性能、设计到用户体验,全方位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一、性能表现:与效率的终极较量

对于一款数码科技产品来说,性能无疑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次评测的某品牌新款笔记本电脑,搭载了最新的处理器,在处理多任务时表现尤为出色。无论是运行大型软件还是进行高清视频编辑,都能感受到流畅无比的操作体验。而在智能手机领域,新发布的旗舰机型在续航能力上有了显著提升。通过连续使用测试,我们发现其电池容量虽未大幅提升,但得益于优化的节能算法,待机时间相比前代产品有了近30%的增长,这无疑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使用条件。

二、设计美学: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时,产品的外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本次评测的智能穿戴设备,以其极简的设计风格赢得了我们的青睐。轻巧的机身搭配舒适的材质,无论是日常佩戴还是运动时使用,都能带来极佳的佩戴体验。而在显示器领域,一款采用超窄边框设计的高清大屏显示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不仅拥有超高的分辨率,还在色彩还原上达到了专业级水准,无论是设计作图还是观影娱乐,都能享受到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

三、用户体验:细节决定成败

在用户体验方面,本次评测的产品同样表现出色。新款笔记本电脑的键盘设计采用了人体工学原理,按键手感舒适且反应灵敏,大大提升了打字效率。同时,其内置的语音识别系统也极为智能,能够准确识别用户的指令并进行相应操作。在智能家居领域,一款智能音箱凭借出色的音质和强大的语音交互功能,成为了家庭娱乐的新宠。无论是播放音乐、查询天气还是控制家电设备,都可以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轻松完成。

四、总结与展望:未来已来,值得期待

经过本次深度评测,我们对这些最新发布的IT数码科技产品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它们在性能、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还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我们的期待。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IT数码科技产品将会更加智能、便捷和个性化。它们将不仅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还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和便利。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优秀IT数码科技产品的诞生,共同见证科技改变生活的美好瞬间。

雪铁龙天逸C5 AIRCROSS评测:不挑剔外观的话,请看看它

提起法系车,有人不屑一顾,有人唉声叹气,有喷设计“非主流”的、有喷细节“反人类的”、有喷万年“板车悬架”的、有喷全系只卖顶配的、还有喷法国人“傲慢”的。纵然法系车再多亮点,奈何成不了主流,就只能备受吐槽了。尤其是车市萎靡的当下,像PSA这样的小众派日子就更难受了,甚至关于法系车可能退出中国的声音不时甚嚣尘上。我觉得,这样看待法系车似乎就有点不太厚道了,以我亲身体验过的几款法系车为例,要说真有多大硬伤的其实没几个,反而基本都是底盘表现比较出众的。而“叫好不叫座”的车,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肯定,这一篇雪铁龙天逸C5 AIRCROSS的试驾文章,就算是给法系迷们一个抚慰吧。

【静态篇】

只要是个法系车,几乎就会有人吐槽它的设计“非主流”,然而这款天逸C5 AIRCROSS,在看似个性化十足的外表之下,我却发现了不少实用性极强的设计理念。

虽然它的车长只有4510mm,单看数据绝对是同级中比较短的,但是壮硕的造型,搭配大量的矩形元素,却让车身显得体型庞大、块头很足。四轮四角、短前后悬的设计拉出了2730mm的轴距,用偏小的车身尺寸做出了偏大的感观,也保证了内部的空间。

细节也是兼具了功能性和审美的考虑,譬如车门下沿的硬塑料包边,在起到耐磨损的挡泥板作用的同时,融入了矩形的设计元素彰显个性。车顶的行李架除了最低配之外都有装备,而且和双色车身的上层同色,很是考究。而行李厢的尾门开口,也是我见过的欧洲车里偏大的,完全可以和不少日系SUV媲美了,而且内部的地台带有两级高度可调。

内饰虽然沿袭了外观的风格,而且和其它品牌相比也显得个性更鲜明,但是也不至于到离经叛道的程度。起码方向盘是正常的“整体旋转”式,中控台的触控键排布也没有什么奇葩的地方。用料上也比较考究,除了中控台顶部能够确认是比较大面积的硬塑料之外,很多地方都包裹上了皮革,扶手箱上方还拉了一条带缝线的皮带,把箱包设计的元素也融合了进来。

车厢内部的空间挖掘也做得不错。挡杆前方、侧边都有储物格,而且门板边的扶手也是底部、侧壁封死的,可以用作储物槽。方向盘左手边还有两层卡槽。

PSA这一代车型的代表设计——L型的电子挡杆也被用上了,配合向前大幅度倾斜的造型,手感很舒服。不过,电子手刹没有搭配AUTOHOLD,短暂停车的状态下除非挂N挡或者P挡,否则只能脚不离开刹车。

当然,一些车黑喜闻乐见的“奇葩”细节,在这台天逸上也是存在的——这种情况比较多的集中在了车载多媒体交互界面的设计上。

首先是液晶仪表盘,界面简洁漂亮,而且有多种不同颜色的主题可选。车载多媒体还带有CarPlay功能,不过信息显示的方式不是很直观,譬如转速表用的是横向的条形图,而且面积和字体都很小,车速表除了以中置的数字方式显示之外,还有一个横向的条形指针表配合显示,感觉就像是老式的调频收音机。并且除了中央的车速以外,其它信息的字体也太小了。

其次,同屏的信息量太少,默认状态下的仪表盘中央部分,只有车速、挡位和转速,要看油耗信息的话还要自行另外设置。而且最新的2020款车型据说全系取消了导航……

定速巡航的拨杆造型很宽,融合了巡航和限速的功能,不过功能键的设计不是很直观,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更大的问题在于方向盘三九点位置的设计,使得巡航拨杆很容易被挡住,不好观察。

油门踏板的设计也存在一点问题,位置太靠右了,加上一块厚厚的脚垫之后,整条右腿直接被挤到了一边,感觉不太舒服。

座椅的设计倒是一绝,舒适性在欧洲车中绝对是前列的,和日产相比也并不逊色。前排座椅虽然没有电动腰托,但是填充物的柔软度非常合适,各部分的承托都恰到好处。而后排座椅虽然看上去很平坦,但是左右两侧的乘坐部位是绝对不会让人失望的,空间也足够开阔。稍有的遗憾就是没有中央头枕,同时真皮座椅只会出现在顶配车型上,往下的配置则是织物或仿皮。

【动态篇】

我们手上的这台天逸C5 AIRCROSS,是1.6T的顶配车型——360THP 悦享型,拥有170匹的马力,虽然搭配的是传统的6AT,而不是更强的爱信8AT,但是整套动力的驾驶性还是很不错的。只是相比起自己的同源“兄弟”标致4008,这台天逸的调校风格完全偏向了舒适性和平顺性。

首先,绝对动力的输出是绝对够用的,虽然加速过程不算猛烈,但是动力的线性度表现很好,D挡状态下的发力集中在2000-3000转左右,基本上能够做到踩多少给多少。其次,变速箱的表现也算可圈可点,虽然换挡的不算快,但也不会拖泥带水,升降挡的时机、对油门动作的判定都很合理,哪怕突然给大一点的油门,半秒不到升降挡的时机合理,而且中低速的顿挫非常轻微。动态模式方面,除了通常的D挡、M挡(手动模式)之外,1.6T动力的所有配置都只有一个额外的SPORT模式可选。手动模式下的表现中规中矩,换挡没有明显变化,而且对变速箱的保护也很严格。

油耗的表现则不太让人满意,除了偶尔上高速外,其它时候我都在通畅的市区行走,然而最终录得的数据高达10.3L/100km。

底盘方面,这台天逸再一次展现出了法系车自成一格的“传统艺能”。转向的设计虽然略显平淡,从左到右三圈整的转向比中规中矩,而且原地挪车、低速行驶时的转向手感十分轻巧,电子味也很浓。不过阻尼的变化过渡还是比较自然的,加上平底、环身略显小的方向盘设计,把玩起来虽然乐趣不算多,但是十分顺手。

悬架方面,搭配阻尼可变减震器的扭力梁后悬架,设定明显倾向舒适性,紧绷感十足的同时,对于日常震动的处理都十分干净,也能很有效地化解很多比较大的坑洼,应对比较高的减速带也足够从容。不过操控方面就要有所牺牲了,车身的跟随性一般,过弯时的侧倾也比较大,甚至刹车时的“点头”现象也相对严重。好在轮胎的抓地力还可以,开起来也不算无聊。

NVH也是它的拿手好戏之一,它的表现胜在各方面比较均衡。由于发动机的发力特性偏重于中低转速,所以噪音被压得很低,哪怕是4000转的发动机声浪也被明显压制。而中低速的胎噪和风噪控制也是相当出色,除了高速下的风噪略大一点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另外,音响的音质表现也还不错,起码比起某豪车上毫无诚意的破音喇叭要强太多了。

总结:

可以说,这台天逸的整体表现还是很均衡的。相比308一类的入门级车型来说,天逸动力系统的驾驶性和NVH表现要好上一大截。虽然油耗在同级中不占什么优势,设计上的细节也不是完美的,但是除了个性化的外观之外,它的驾乘体验、实用性都是不折不扣的上乘表现,至少能胜过不少一线的自主品牌车型。如果你不计较它惨淡的销量、糟糕的保值率的话,你就可以去雪铁龙的4S店尽情杀价了。

文/图|韦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伪豪车”!?——克莱斯勒300c评测

或许多数人第一眼看到克莱斯勒300c时都会肃然起敬,的确它外型展现出的气质与某些豪华品牌车型颇为相似。我相信更多的人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劳斯莱斯或者宾利的名称,当得到正确答案——克莱斯勒300c时,最常见的反应莫过于不屑地离开,因为这辆车的真实身份与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大相径庭。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那些似懂非懂的“专业人士”经常会向渴求知识的人们灌输这是一台——伪豪车、保养昂贵、极其费油、小毛病多、甚至像某台湾品牌车型一样成为了二手车商的噩梦。那么本期的测评我们就来鉴别一下这台“豪华车型”名片的真伪。

说到克莱斯勒300车型,时间必须追溯到1955年,这台搭载了Hemi V8引擎的克莱斯勒300一度成为了全美最强劲的量产轿车,殊不知第一代车型是当时克莱斯勒众多车型设计元素拼凑而来的,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台“混血儿”。直到1956年克莱斯勒才在300后面增加了字母,其目的是为了区分车型的年代款。随着时代的更迭,克莱斯勒集团面临过石油危机带来的困境同样也接受过其它集团的联姻,不过300车型始终伴随克莱斯勒的左右,如果你对这段历史略知一二,那么我相信一会会有更多的人认为菲亚特时代的300C或许是最好的一代。

克莱斯勒300c的外观每一个细节都诠释着它“美式肌肉车”的身份。犹如碉堡一般孔武有力的车身造型被力量感十足的车身线条勾勒出一种庄重的气场。虽然大量平直线条的应用与如今“炫技”一般的车身腰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当你走近这台300c时一定不会认为这是多么老套的设计手法。

尺寸达到20英寸的轮毂更是成为整车侧面的焦点,镀铬外后视镜、镀铬门把手无不展现出美国人对于豪华的“浅显”理解,正是这样的理解似乎才更对国人的口味或是说更对这台车的气场。相比凯迪拉克致敬经典的设计风格,克莱斯勒300c则显得更加内敛,削弱了几分所谓钻石切割的锋利,增添了几分经典与时尚的融合元素,向奥兹莫比尔致敬的火箭车尾需要你在特定的角度细细品味,否则只会简单的认为这台车的尾部真的很敦实。

如果克莱斯勒的内饰营造出了科技感,那么对于一台“美式肌肉车”来说,实在是缺失了一些性格,克莱斯勒300c便是以最美国的手法诠释了豪华感,实木装饰配合真皮包裹的仪表台便是凸显奢华的元素,支持触摸操作的中控屏幕更像是顺应时代的无奈之举,屏幕上方的钟表似乎展示出克莱斯勒对于复古的最后倔强。

对于外型和内饰的审美向来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就像有的女孩喜欢奢侈品包包,而有的女孩更青睐中古包包,克莱斯勒300c的内饰设计用当下的眼光审视的确有些简单了,但如果论起配置它毫不吃亏,全景天窗、Acc自适应巡航、四座通风加热、后排电动遮阳帘、水杯架制冷/制热、方向盘加热、舒适进入、迎宾功能……。

说到座椅舒适度,人们一般都会想到“日产大沙发”,但克莱斯勒的座椅就像是“真沙发”,300c的座椅包裹性不强,但十分松软舒适,由于车宽的原因,使得前排座椅尺寸更大,配合真皮材质,舒适度以及豪华感极强。

快艇式档把的造型设计简约大方,但用起来不是很顺畅,如果是刚刚开上这辆车,需要花一些时间来适应它,特别是在挂倒档的时候,很容易挂成P档,如果是在原地掉头的时候,需要来回换档,这时候如果换挡不顺畅的话,可真是一大烦恼。

克莱斯勒300c搭载了3.6L排量的V6发动机,玛莎拉蒂的3.0T发动机就是以这台发动机为基础制造的,这台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使它在任何区间都拥有着随叫随到的动力,伴随着野兽般的声浪和大排量自吸车细腻的线性加速,这名美国“硬汉”在众多自吸车型中可谓一枝独秀,8速采埃孚变速箱的完美搭配也为300c增添了光环。

如果你长时间接触过一台克莱斯勒300c一定会对那些输出——伪豪车、保养昂贵、极其费油、小毛病多、甚至像某台湾品牌车型一样成为了二手车商的噩梦等观点的人呵呵一笑。城市拥堵油耗11L/100km、高速巡航7L/100km的成绩并没有如此不堪,大量拆车配件随处可见、保养价格远不及BBA的入门车型,所以……。此外唯一需要破费的也就是2900元的车船税了,如今以12-14万的价格拥有这样一台车,车船税似乎也并不重要了。

写在最后:克莱斯勒300c它只是它,没有刻意的模仿任何车型,也从未以豪车自居。那些给它冠以“伪豪车”的人,给它挑毛病的人,或许有他们的难言之隐吧。小众势必孤独,只要做好自己就好。

欢迎关注我们:壹号扒车 yihaobache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除了鲁大师,还有什么专业的验机测评软件吗

除了鲁大师,专业的验机测评软件还有:

1、《安兔兔评测》是一款专业的手机硬件检测、性能评估的软件,方便用户查看iOS设备的CPU、GPU、内存、屏幕等信息。

评测项目主要包括UX、CPU、GPU、RAM内存读写四个方面。能够准确的检测Android手机的游戏性能、内存读取性能以及综合性能,让用户更加清楚的了解手机的硬件性能情况。

2、《PCMark手机版》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来对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性能和电池使用寿命进行基准测试。

了解用户的设备的性能,然后和最新机型进行对比。可测试设备的性能、电池续航能力,能看出设备在上网、看视频、处理文档、编辑照片等日常使用中的表现。它还会在测试期间给出CPU类型与频率、CPU占用率、温度、电池电量等信息,方便查看和揪出作弊行为。

3、《3DMark手机版》是一款支持Android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专业3D图形评测应用。可以测试硬件的CPU与GPU性能并与超过3000多款设备进行比较。

3DMark包含了多个基准测试,每一个都是为个别类型的硬件而设计的。3DMark会针对不同的硬件规格建议最适合的基准测试,用户只需要装载适合自己硬件规格的基准测试以节省存储空间。

4、《设备评测Vellamo》是一款来自高通的手机性能跑分应用。它可以让用户对手机浏览器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像Java脚本性能、渲染、联网和用户界面等。

还能对手机CPU核心的协同运作能力,单核心CPU子系统性能,3D图形,视频性能以及内存读/写和峰值带宽性能等等进行测试评分。还可以将该分数上传并与其他设备的分数进行比较。

5、《CPU-Z》是一款免费的Android手机硬件检测识别软件。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手机:SOC的名称,架构,核心数量,GPU名称等。手机系统信息,手机名称,安卓版本号,屏幕分辨率,RAM等。电池信息,剩余电量,电量来源,温度等,手机传感器信息。